西晉太康三年(282年)置溫麻縣時,境域廣闊,從閩江口連江沿海之北一直到閩浙交界,涵蓋現在連江、寧德(蕉城區)、福安、周寧、壽寧、霞浦、福鼎、柘榮等8個縣(區)以及羅源、政和2個縣的一半區域。
唐武德六年(623年)重置溫麻縣,改名連江縣,同時割原溫麻縣土地設置長溪縣(治所在今霞浦縣),不久長溪縣再并入連江縣,境域與西晉溫麻縣相同。
唐長安二年(702年),又割連江縣北4個鄉重置長溪縣,治所在今霞浦縣。
唐大中元年(847年),割連江縣北1個鄉設置羅源場(繼后改永貞鎮、羅源縣)。北宋元豐四年(1081年),又割連江縣招賢里5個圖給羅源縣。至此,連江縣境域基本穩定。據南宋淳熙《三山志》記載,連江為望縣,在福州府東北90里(市里,下同)。東西寬95里,南北長115里。東至海20里,西至懷安縣界40里,南至閩縣界25里,北至羅源縣界45里。東南至海35里,西南至閩縣界25里,東北至羅源縣界120里,西北至懷安縣界90里。
1936年12月,東引島劃屬連江縣。1937年2月,琯頭以西的新道、拱嶼、塘頭、竹岐、陽岐、山兜、塘邊、溪邊等8個鄉及川石、壺江兩島從閩侯縣劃歸連江縣。1941年2月,連江縣第二區赤石北部之巽(嶼)北(山)鄉劃屬羅源縣。1956年5月,羅源縣上杭鄉的漈頭村劃屬連江縣丹陽區文朱鄉。其間瑯岐島曾于1956年6-10月、1970年7月-1975年12月劃屬連江縣,后劃屬福州郊區。
從此連江縣境域穩定不變,介于北緯26°07′-26°27′,東經119°17′-120°31′之間。東北與東南臨海;極東為東引島,距縣陸地最近點42公里;東南為馬祖列島,距大陸最近點9.25公里;北與西北同羅源縣毗連;西與西南同福州市晉安區緊鄰;南隔閩江與瑯岐島相望;極南為壺江島。全縣總面積4280.15平方公里(包括待統一的馬祖列島)。其中陸地東西長67.8公里,南北寬36.5公里,面積1168.13平方公里;海域面積3112.02平方公里。